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分、直属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生长银行:
以增进人的城镇化为焦点、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长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害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生长战略的有力支撑。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革新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计划承上启下的要害一年。做好2018年新型城镇化事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事情集会、中央农村事情集会和政府事情报告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事情总基调,坚持新生长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革,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生长,努力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经推进新型城镇化事情部际联席集会审议并报告国务院同意,现制定并实施2018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如下。
一、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都会落户条件。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都会落户计划,加速户籍制度革新落地程序,增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都会举家落户,勉励对高校和职业院校结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技术工人实行零门槛落户。中小都会和建制镇要全面摊开落户限制。大都会对加入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凌驾5年,其中Ⅱ型大都会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都会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都会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勉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超大都会和特大都会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探索租赁衡宇的常住人口在都会公共户口落户。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2018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
(二)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效劳。实现居住证制度笼罩城镇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显著提高居住证发放量。以居住证为载体向未落户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效劳及效劳便当,勉励都会群及都会圈内居住证互认。落实“两为主、两纳入”要求,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强化基本医保、大病包管和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生长远程医疗效劳。研究制定权属稳定、切合计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步伐,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包管、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将切合条件的常住人口纳入公租房包管规模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笼罩规模。
(三)深化“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深化“人钱挂钩、钱随人走”,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务转移支付时综合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等因素,完善对落户较多地区的中央财务资金奖励政策。深化“人地挂钩、以人定地”,在制定各地区土地利用计划和安排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指标的权重。
(四)不绝提升新市民融入都会能力。推进中国公共招聘网与各地区公共就业效劳机构联网,更好为农民工等新市民提供求职招聘效劳。落实农民工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5年行动计划,制定推行终身职业技术培衙魅政策。实施“求学圆梦行动”,重点依托职业院校广泛支持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推进职业教育工具协作行动计划,增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提高都会群建设质量
(五)全面实施都会群计划。体例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生长计划,印发实施关中平原、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跨省区都会群计划,加速实施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长、北部湾等都会群计划,指导省级行政区内都会群计划体例实施。建立都会群协同生长机制及配套政策,强化计划体例、工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效劳、不朽情缘官网环保等重点领域相助,增进都会群内大中小都会和小城镇网络化生长。
(六)稳步开展都会圈建设。在都会群内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中心都会及周边中小都会,提高中心都会工业质量和公共效劳水平,增强对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引导要素在都会间高效配置,有效疏解中心都会非焦点功效和工业;完善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网络体系,加速结构建设市域(郊)铁路,勉励生长多条理、多模式、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和公共效劳共享,打造同城效应明显、一体化水平高的都会圈。
(七)加速培育新生中小都会。稳妥有序增设一批中小都会,继续开展撤县设市、撤地设市,推动都会群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规模内切合条件的县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率先设市。优化都会市辖区规模结构,制定《市辖区设置标准》《市辖区设置审核步伐》,稳步推进撤县(市)设区,增强设区市辐射刊行动用。
(八)引导特色小镇健康生长。落实《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监督检查评估和规范纠偏,支持一批特色小镇高质量生长。对已宣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按期测评和优胜劣汰。省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调解优化特色小镇实施计划、创立数量和配套政策。
三、提高都会生长质量
(九)提升都会经济质量。适应科技新变革、人民新需要,发挥都会工业载体和立异高地作用,增进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建设实体经济、科技立异、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生长的工业体系,增强立异力、需求捕获力、品牌影响力、焦点竞争力。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生长,加速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都会间尤其是都会群内横向错位生长、纵向分工协作的工业花样,探索户籍转换、土地指标调剂、税收分享等机制。超大都会和特大都会要发挥在工业选择和人才吸引上的优势,集中生长高端工业和工业高端。
(十)优化都会空间结构。加速划定不朽情缘官网掩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界限3条控制线,以及不朽情缘官网、农业、城镇空间,作为都会空间结构基本框架。以资源情况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建设精明增长的紧凑都会。增强和规范都会不朽情缘官网建设,推进不朽情缘官网修复都会修补,塑造都会特色风貌,深入创立森林都会和不朽情缘官网园林都会,勉励有条件地区打造特色山城水城。增进都会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实现住宅、办公、商业、休闲等功效区相互交织,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革新,2018年革新种种棚户区580万套,推进部分商品住房库存量大的三四线都会和县城去库存。高标准建设都会基础设施,优先生长公共交通,深入创立公交都会;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都会路网系统,建设都会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系统和行人过街设施;支持一批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增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和消防设施建设;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效劳设施。
(十一)建设绿色人文都会。推进都会绿色低碳生长,开展都会水不朽情缘官网修复治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建设海绵都会,整治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都会黑臭水体,推进都会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出台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研究建立都会绿色生长指标体系。厚植都会人文秘闻,提炼文化经典元素和标记性符号,合理应用于都会建设运营及公共空间。
(十二)推进都会治理现代化。提升都会开放度和容纳性,吸纳多元化人群加入都会治理,强化市民主人翁意识,增强精细化治理、人性化效劳。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都会建设,以新型智慧都会评价事情为抓手,引导各地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进都会治理和公共效劳智慧化,建设都会空间基础地舆信息数据库,力争所有市县整合形成数字化都会治理平台。全面推进健康都会建设,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着力解决交通拥堵、交通宁静以及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推进都会地质视察示范。
四、加速推动城乡融合生长
(十三)做好城乡融合生长顶层设计。顺应城乡融合生长大趋势,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制定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生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步伐,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动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工业生长融合化、公共效劳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加速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配合昌盛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四)清除要素下乡种种障碍。研究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允许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工业化经营,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工业权典质贷款试点,探索县级土地储备公司宁静台公司加入“两权”典质,激活乡村甜睡的资源。确保财务投入稳定增长,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勉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广市民农庄等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农村专业人才步队,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勉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立异农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引导乡村“开门借力”,善用都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及庞大消费需求。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十五)推进城乡工业融合生长。构建农村一二三工业融合生长体系,创立认定一批国家农村工业融合生长示范园和先导区,实施工业兴村强县行动,生长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休闲旅游养老、“互联网+”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相助制革新,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启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增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生长有机衔接。推动县级政府调解优化乡村用地结构,有效利用农村零星疏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计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生长农村新工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十六)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速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宁静包管水平,加大农村“茅厕革命”推进力度。优先生长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投止制学校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包管体系,建设健康乡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强农村突出情况问题综合治理,实施农村人居情况整治3年行动计划。引导社会资本加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
五、深化城镇化制度革新
(十七)深化城乡土地制度革新。革新耕地占补平衡治理步伐,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开展闲置土地处理试点。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挂号颁证,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挂号颁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拭魅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包管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衡宇工业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衡宇使用权,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允许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村集体对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赔偿。系统总结农村土地制度革新三项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修改《土地治理法》。
(十八)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量力而行,防备化解隐性债务危害。强化财务资金和政府投资引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分类稳步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支持转型中的融资平台公司及转型后的公益类国企依法合规承接政府公益类项目。推动地方国企提高收益上缴比例,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范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和包管资金投入机制,审慎合规经营,增强危害评估,勉励金融机构增强与城镇化项目计划和运营机构的相助。推动设立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完善PPP模式,提高民间资本收益预期。
(十九)推进行政治理体制革新。探索市辖经济功效区和行政区合署办公。推动省级人民政府制定设镇设街道标准,顺应人口流动趋势精简乡镇街道。深入推进经济兴旺镇行政治理体制革新,推动特大镇扩权赋能。推动机构精简和职能相近部分合并,勉励探索大部分制革新。进一步缩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动行政审批集成化效劳和综合行政执法。
(二十)放大试点地区革新平台作用。全面总结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结果,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经验,在全国规模内有序推开。推动第二批、第三批试点地区加速革新程序,发挥好牵引作用。试点地区要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生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探索立异。
各地区各部分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突出革新立异,狠抓政策落地,切实凝聚协力。充分发挥推进新型城镇化事情部际联席集会作用,国家生长革新委要强化统筹协和谐督导检查,各有关部分要增强配合、主行动为,排好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确保所卖力的任务取得实效。各地区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结合外地实际,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具体事情,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生长。
国家生长革新委
2018年3月9日